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65,435

期刊简介

曾用刊名:国外铀矿地质;国外铀金地质;国外放射性地质
主办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ISSN:1672-0636
CN:11-4914/TL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邮发代号:82-407
创刊时间:1962年

 

2025年03期
封面文章

高放废物处置库新场预选地段及南部下游地区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

李杰彪;周志超;赵敬波;张明;季瑞利;吉子健;直越昊;田震;

水文地质条件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和长期性能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开展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尤为重要。以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北山新场预选地段及南部下游地区为研究区,综合采用多种环境同位素、地下水动力学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区内地下水循环交替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浅部松散岩类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现代大气降水,年龄一般小于30 a;深部基岩裂隙水交替、运移十分缓慢,地下实验室场址内深部地下水14C表观年龄大于10 ka;且区内地下水均未发现来自深部壳源和幔源水的补给;新场地段内地下水水位的垂向分层特征明显,均呈现浅部水头高而深部低的现象;远离沟谷的钻孔地下水与降水的关系不密切,地下水位多呈现周期性波动;地下水流系统可分为区域、中间和局部3个级次。局部水流系统循环交替作用最为活跃,水循环量接近总量的80%。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该结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提供依据。

2025 年 03 期 v.42 ; 中核集团研发平台稳定支持科研项目(编号:中核科发[2024]468号)资助~~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特邀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铀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研究

王果;刘波;白一鸣;王龙辉;李华明;芦帅帅;

鄂尔多斯盆地为我国第二大能源盆地,发现了多个大型、特大型铀矿床。盆地内下白垩统环河组上段为主要的找矿层位。通过铀成矿地质特征、蚀变矿物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环河组的铀矿化特征、成矿机理,建立成矿模式。下白垩统环河组3个叠加体系域组成细-粗-细的地层结构,为后期铀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建造基础。在成矿早期氧化带的规模有限,主要的蚀变矿物为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解石和铀石等,成矿环境的还原能力较强,成矿流体的碱性较强,发生强烈的水-岩作用。在成矿作用中晚期,氧化带向盆地内推进,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矿石带、还原带被氧化,成矿环境保持早期的较强还原性。该时期主要蚀变矿物为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蒙脱石、绿泥石和铀石等。随着成矿流体的混合,成矿流体逐渐转为弱碱性,硅酸铀酰离子分解,形成大量铀石。

2025 年 03 期 v.42 ;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鄂托克前旗-东胜地区铀矿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编号:202201);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资源成矿理论创新,铀矿大基地资源保障能力提升”;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项目“内蒙古铀矿大基地资源保障能力研究”(编号:2024NMYB-07)联合资助~~
[下载次数: 2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论文

相山矿田邹家山铀矿床找矿有利部位再探索

吕川;魏欣;高梦奇;何世伟;聂涛;赵伟清;

邹家山铀矿床位于江西省相山矿田西部,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近年来在该地区开展铀矿勘查会战工作,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及地质认识。通过分析会战找矿成果,结合前人已取得的认识,总结提出:邹家山地区铀矿体有以下主要赋存部位:1)主干断裂破碎带中;2)火山塌陷构造变陡部位两侧,尤其是赋存在变陡部位的褶曲中;3)断裂交汇的锐角部位;4)主断裂旁侧的次级裂隙密集带部位;5)相互平行的断裂夹持部位;6)火山塌陷构造和基底界面以及断裂汇集部位。新发现3处找矿有利部位:分别是2号带F6断裂上盘一条延伸较稳定裂隙密集带内、1号带F2断裂旁侧次级裂隙内、4号带不同岩层界面形态变化较大呈“瀑布”状等变异部位。各部位成矿条件较好、找矿潜力较大。先期1号带、2号带宜在浅部揭露,4号带资源潜力集中在-250 m标高及以深。新部位的提出为邹家山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思路,为矿山复工复产提供了资源保障。

2025 年 03 期 v.42 ;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项目(编号:202229)资助~~
[下载次数: 5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棉花坑矿床9号带南段不同标高矿体变化规律及成矿环境探讨

姜春晖;周堂波;郭新文;周航兵;王志;

棉花坑矿床9号带南段位于诸广岩体中部,岩体为富铀岩体,断裂带经过多期次构造活动及多期次热液叠加,形成有利的成矿、储矿场所,断裂带内发育较好的铀矿化。通过对前人施工的探矿工程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对9号带南段不同标高矿体品位、厚度参数进行统计,绘制品位、厚度垂向变化分布图等,分析矿体空间展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矿体向深部品位呈变富趋势,矿体厚度局部变化(变宽)但总体稳定,较高品位、高品位矿段出现频率逐渐增多,深部还原环境更利于矿体富集,为下一步找矿预测提供线索和依据。

2025 年 03 期 v.42 ;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铀矿地质项目(编号:202238)资助~~
[下载次数: 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黔西南雄武地区大梨树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陈秀旺;彭松;范云飞;王琼;程俊义;卢平;

大梨树铀矿位于雄武背斜南东翼鲁坎断层之上的碳酸盐岩型铀矿,以往研究程度较低。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集槽探、钻孔中的样品,开展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研究。研究表明:矿体受NE向断层及其旁侧的Si-Ca结构面控制,与有机质关系密切;铀矿石中的铀矿物主要有沥青铀矿、铀石,铀矿物与黄铁矿及“黑色”的有机质紧密共生;矿石及近矿围岩中微量元素V、Cr、Co、Ni、Cu、Zn和Mo等元素富集,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富LREE、δEu负异常特征,与寒武系黑色岩系地层具有一定亲缘性。认为区内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寒武系牛蹄塘、老堡组,同时围岩可能提供部分成矿物质。矿床是在喜山期造山背景下,深部流体萃取寒武系基底成矿物质携带至成矿有利地段形成的热液型矿床。

2025 年 03 期 v.42 ; 贵州省地质勘查专项基金(编号:黔自然资函[2023]119号-26)~~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2 01
2024 06 05 04 03 02 01
2023 S1 04 03 02 01
2022 04 03 02 01
2021 04 03 02 01
2020 04 03 02 01
2019 04 03 02 01
2018 04 03 02 01
2017 04 03 02 01
2016 04 03 02 01
2015 04 03 02 01
2014 04 03 02 01
2013 04 03 02 01
2012 04 03 02 01
2011 04 03 02 01
2010 04 03 02 01
2009 04 03 02 01
2008 04 03 02 01
2007 04 03 02 01
2006 04 03 02 01
2005 04 03 02 01
2004 04 03 02 01
2003 04 03 02 01
2002 04 03 02 01
2001 04 03 02 01
2000 04 03 02 01
1999 04 03 02 01
1998 04 03 02 01
1997 04 03 02 01
1996 04 03 02 01
1995 04 03 02 01
1994 04 03 02 01
1993 04 03 02 01
1992 S1 04 03 02 01
1991 04 03 02 01
1990 04 03 02 01
1989 04 03 02 01
1988 04 03 02 01
1987 04 03 02 01
1986 04 03 02 01
1985 04 03 02 01
1984 04 03 02 01
1983 06 05 04 03 02 01
1982 06 05 04 03 02 01
1981 06 05 04 03 02 01
1980 06 05 04 03 02 01
1979 03 02 01
1978 04 03 02 01
1977 04 03 02 01
1976 04 03 02 01
1975 Z1 04 03 02 01
1974 06 05 04 03 02 01
1973 06 05 04 03 02 01
1972 03 02 01

基于随机森林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杜继龙;徐元进;

准确预测滑坡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工作。通过量化评价因子和使用耦合模型研究了滑坡易发性的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RF)、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和随机森林耦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F-CNN)评价结果准确率分别为78.4%、83.6%和86.4%。研究表明:1)采用多模型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准确性,其中RF-CNN相比于RF和CNN模型评价准确率分别提高8%和2.8%。2)使用频率比模型对连续型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并通过各评价因子的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容差与方差膨胀因子以及评价因子的贡献度,对因子进行了剔除,使模型准确度提升了4.3%。3)研究区西北与南部局部评价为滑坡极高和高易发区,其结果与形变速率、地形起伏度和坡度等因素影响贡献度呈正相关。

年 期 ;
[下载次数: 13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铜鼓岭—清澜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张从伟;陈旸;瞿洪宝;姜海滨;宋家伟;伍德明;朱钰;

为了解铜鼓岭—清澜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污染程度,研究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7种关键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及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地积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3种评估方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全面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铜鼓岭-清澜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Cu、 Pb、 Zn、 Cr、 Cd、 As和Hg等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3.37~27.81, 6.77~39.79,0.50~110.00, 3.38~73.92, 0.03~0.17, 2.50~17.02μg·g-1和3.36~105.03ng·g-1,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一类标准;Cu、Pb、Zn、Cr和Hg等5种重金属元素丰度及空间分布主要受粒度控制和有机碳吸附作用的制约,其物质来源主要为陆源细粒沉积物;As、Cd来源和分布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Cd还受到生物食物链富集作用的影响;3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未受到重金属明显污染,其潜在生态风险较低,整体环境质量优良。

年 期 ;
[下载次数: 4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某铀矿床镭-氡平衡系数的计算与探讨

张江旭;

某铀矿床是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发现的一处典型砂岩型铀矿床,其发现对提升我国铀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γ测井因镭-氡放射性平衡破坏而导致的铀含量解释偏差问题,系统开展了镭-氡平衡系数的实测与评估工作。研究通过在矿区布设参数孔,采用物探参数孔实测法与矿心对比法,对矿体内镭-氡平衡状态进行观测与计算。结果显示:矿体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镭-氡平衡破坏。测量结果表明:直罗组下段上、下亚段矿体的镭-氡平衡系数介于0.84~0.90之间,平均值为0.86。该结果表明:γ测井数据需经系数修正,方能准确反映实际铀含量。本研究对准确校准某矿床的γ测井数据提供了技术参数,并对该地区类似砂岩型铀矿的镭-氡平衡系数限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年 期 ;
[下载次数: 1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不同时间尺度下TBM隧道施工利用率分析

伊提哈尔·居来提;龚秋明;谢兴飞;吴根生;

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利用率是隧道施工工期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关键因素,其合理评估有利于工程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工程管理。基于内蒙古引绰济辽工程二标TBM施工段,收集并分析了TBM利用率、停机工序时间占比及掘进速度等数据,探究了不同时间尺度及围岩等级对TBM利用率及掘进速度的影响规律。随时间尺度的增加,TBM利用率显著下降,岩体因素造成的停机占比显著上升。不同尺间尺度下利用率随围岩等级降低而下降,而施工进度在Ⅲ类围岩条件下最高,岩体条件更好或更差,其施工进度都会降低。

年 期 ;
[下载次数: 1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漠河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与找矿方向

邢作昌;孙纪萍;林效宾;李明阳;李研;周思宇;

漠河盆地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砂岩型铀矿勘查空白区之一,在铀资源保障难度日益增加的时代背景下,其成矿潜力如何是急需回答的迫切问题。通过系统总结分析盆地的铀源、构造和建造等基础铀成矿环境,认为盆地具备较好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盆地的找矿方向。其找矿主攻层位为中侏罗统,找矿类型应以层间氧化带型为主,兼顾基底古河道型砂岩型铀矿。分类型提出十八站—绥安站地段、二十五站—北极村地段是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地段,而霍拉盆地段、三合站地段是基底古河道型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地段。该研究可有效指导漠河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

年 期 ;
[下载次数: 3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1985~2004

王驹,徐国庆,郑华铃,范显华,王承祖,范智文

如何安全处置高放废物是核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我国的高放废物深地质 处置研究从1985年开始,提出的计划目标是:于21世纪中叶建成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处置的 对象是玻璃固化块、超铀废物和部分乏燃料,处置库为竖井-坑道型,候选围岩为花岗岩,位于饱和 带中。在19852004的20a中,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取得了进展,已确定我国高放废物最终 处置走"深地质处置",并且是"三步曲"式的技术路线,即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地下实验室- 处置库。经过全国筛选对比,已初步选定甘肃北山地区为重点预选区,该区地处戈壁,地壳结构完 整,地壳稳定,人烟稀少,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均有利。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了地下实验 室的选址工作,初步选择了北京郊区2处地点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普通地下实验室"的场址。 已确定使用膨润土作为处置库的回填材料,并初步确定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 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对膨润土的矿物学、岩土力学、物理力学性质和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已获得一 批放射性核素(主要是Np、Pu、Tc)在北山花岗岩和膨润土上的吸附分配比、扩散系数和弥散系数 等参数,建立了低氧手套箱和模拟处置库温度、压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小型实验装置。高放废物中 的关键核素的

2005 年 01 期 ;
[下载次数: 1,554 ] [被引频次: 147 ] [阅读次数: 5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围岩

王驹;徐国庆;金远新;

介绍了各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围岩类型,讨论了花岗岩、黏土岩、塑性黏土、凝灰岩和岩盐的基本特征及其工程特性。综合对比了各类围岩的有利条件和不足。研究表明,以花岗岩和黏土岩为围岩的处置库均能满足长期安全要求。针对中国花岗岩、黏土岩、凝灰岩、岩盐和黄土的分布特点,提出中国宜选择花岗岩为主攻方向,同时也可探讨选择产状平缓、厚度稳定的黏土岩的可行性。

2006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719 ] [被引频次: 114 ] [阅读次数: 3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铀矿地质样品的稳定同位素组成测试方法

刘汉彬;金贵善;李军杰;韩娟;张建锋;张佳;钟芳文;郭东侨;

介绍了铀矿地质进行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时,所需样品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测定C、H、O、S、N、Si同位素组成的离线方法和连续流(在线)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岩石、矿物成因及物质来源时,样品应选择无后期改造的适量矿物或岩石。利用矿物对研究成岩、成矿温度时,样品要选择同一时代的共生矿物对,样品新鲜且无后期改造。离线方法分析的同位素组成测试种类包括:不含氧矿物包裹体中水、硅酸盐、氧化物、硫酸盐中氧、硫化物及硫酸盐、全岩中硫,碳酸盐矿物中碳、氧,不含碳的矿物包裹体中碳,硅酸盐或含硅矿物中硅。在线方法分析的同位素组成测试种类包括:石英包裹体中氢,水的氢、氧,碳酸盐及碳酸盐胶结物中碳、氧,溶解无机碳中碳,有机质中碳、氮,水中硝酸盐氮,烃类样品中碳、氢。

2013 年 03 期 v.30;No.119 ; 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铀矿地质科研项目“华东南热液型铀矿成矿时代与成矿温度研究”资助(编号:测D110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研项目“硫化物及硫酸岩硫同位素组成测试技术研究”资助,(编号:测生5008)
[下载次数: 611 ] [被引频次: 109 ] [阅读次数: 3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综述

王良玉;张明林;祝洪涛;刘洋;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一种分布式并行处理信息的抽象数学模型,现已在许多科学领域得以成功应用。在地球科学领域,人工神经网络最早应用于地球物理反演问题,随后逐渐扩展至其他领域。通过简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其模型,对地学领域中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简单对比,并论述了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特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地学领域中的主要应用,着重从判别分类、模式识别、预测评价以及信息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结合地学领域的实际特点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大量出现的优化理论和技术,分析认为人工神经网络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将逐渐呈现多种技术和深度学习的相融合态势,且在地学领域中应用效果会日益显著。这些探讨和分析对推动地学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具有参考意义。

2021 年 01 期 v.38 ;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基础项目《铀矿勘查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建设》(编号:201812)资助
[下载次数: 2,075 ] [被引频次: 76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测量系统及其在铀矿勘查中的初步应用

叶发旺;刘德长;赵英俊;

介绍了我国首次引进的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测量系统组成及其主要技术指标,并以新疆柯坪地区铀矿勘查为例,阐述了该系统遥感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铀矿化蚀变矿物填图和野外验证等。研究表明,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测量系统可以获取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在新疆柯坪地区大比例尺提取铀矿化蚀变信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1 年 04 期 v.28;No.112 ;
[下载次数: 580 ] [被引频次: 66 ] [阅读次数: 3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综述

王良玉;张明林;祝洪涛;刘洋;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一种分布式并行处理信息的抽象数学模型,现已在许多科学领域得以成功应用。在地球科学领域,人工神经网络最早应用于地球物理反演问题,随后逐渐扩展至其他领域。通过简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其模型,对地学领域中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简单对比,并论述了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特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地学领域中的主要应用,着重从判别分类、模式识别、预测评价以及信息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结合地学领域的实际特点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大量出现的优化理论和技术,分析认为人工神经网络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将逐渐呈现多种技术和深度学习的相融合态势,且在地学领域中应用效果会日益显著。这些探讨和分析对推动地学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具有参考意义。

2021 年 01 期 v.38 ;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基础项目《铀矿勘查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建设》(编号:201812)资助
[下载次数: 2,075 ] [被引频次: 76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1985~2004

王驹,徐国庆,郑华铃,范显华,王承祖,范智文

如何安全处置高放废物是核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我国的高放废物深地质 处置研究从1985年开始,提出的计划目标是:于21世纪中叶建成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处置的 对象是玻璃固化块、超铀废物和部分乏燃料,处置库为竖井-坑道型,候选围岩为花岗岩,位于饱和 带中。在19852004的20a中,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取得了进展,已确定我国高放废物最终 处置走"深地质处置",并且是"三步曲"式的技术路线,即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地下实验室- 处置库。经过全国筛选对比,已初步选定甘肃北山地区为重点预选区,该区地处戈壁,地壳结构完 整,地壳稳定,人烟稀少,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均有利。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了地下实验 室的选址工作,初步选择了北京郊区2处地点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普通地下实验室"的场址。 已确定使用膨润土作为处置库的回填材料,并初步确定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 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对膨润土的矿物学、岩土力学、物理力学性质和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已获得一 批放射性核素(主要是Np、Pu、Tc)在北山花岗岩和膨润土上的吸附分配比、扩散系数和弥散系数 等参数,建立了低氧手套箱和模拟处置库温度、压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小型实验装置。高放废物中 的关键核素的

2005 年 01 期 ;
[下载次数: 1,554 ] [被引频次: 147 ] [阅读次数: 5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激光拉曼探针在流体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

张敏;张建锋;李林强;邱林飞;

激光拉曼探针(LRM)是一种非破坏性测定物质分子成分的微观分析技术。在详细介绍激光拉曼探针工作原理、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该项技术在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盐度和压力测定研究中的应用,进而指出了LRM不仅可以对样品中不同期次的单个流体包裹体各相态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还可以对包裹体中某些流体成分的相对量及流体的盐度、压力进行定量化研究。同时,也指出了LRM在微区微观分析研究上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和不足。

2007 年 04 期 No.96 ; 国家“973”多种能源共存项目资助(2003CB214603)
[下载次数: 1,450 ] [被引频次: 52 ] [阅读次数: 3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犹他州Henry盆地和Kaiparowits盆地内英里森组含铀Salt Wash段和Tidwell层的沉积岩石学

Fred Peterson;张本筠;

对犹他州中南部地层的沉积岩石学研究表明,在含铀砂岩层和灰色含碳泥岩薄层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这些有利的灰色泥岩层沉积于许多小的湖泊或池塘中,它们可以直接产于含矿砂岩岩层的上、下部,或者其砂岩含矿部位产在距有利泥岩层最近距离的两侧。有利的灰色湖相泥岩层的分布,显然受河流能量或搬运能力、河道以及同期构造运动之间关系的影响。湖泊沉积层产于主要是通过低能辫状河沉积的、如河流砂岩中高层理比所示冲积平原相的远物源部分。主要含矿沉积序列的相关系和其厚度变化表明,同期构造作用产生了褶皱,这些褶皱的走向或多或少地垂直于河流流动的总体方向。显然,发育中的褶皱对沉积物的分布起了障壁作用,使小的湖泊或池塘在发育中的向斜的凹部形成。有利的泥岩层与含铀砂岩的一致关系表明,勘探策略应该是首先寻找有利的泥岩层,然后寻找与其有密切关系的矿床。

1984 年 03 期 ;
[下载次数: 1,42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希土、钍、铀和锆的反相萃取色层分离法(在硫酸—硫酸铵介质中,使用高分子胺)

TSUNEO SHIMIZU;

本文研究了在H2SO4-(NH4)2SO4介质中,希土和钍(Ⅳ)在涂渍有高分子胺Amberlite LA-2~*(SO4-2)的硅胶柱上的色层行为。这些金属离子的分配系数随酸浓度和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酸性介质里更是这样。在0.025MH2SO4-1.0M(NH4)2SO4溶液里,钍(Ⅳ)和三价希土在Amberlite LA-2柱上的分离系数相当大,足以使它们分开。钍(Ⅳ)、锆(Ⅳ)和铀(Ⅵ)在0.025MH2SO4-1.0M(NH4)2SO4介质中,被吸附在色层柱上。当用0.1MH2SO4洗提时,钍很容易被洗提下来,而铀(Ⅳ)和锆(Ⅳ)仍被强烈地吸附在柱上。本文提出了三价希土元素,钍(Ⅳ),锆(Ⅳ)和铀(Ⅵ)在Amoerlite LA-28—硅胶柱上进行分离的新方法。用硫酸、盐酸和高氯酸连续洗提,可对四种金属离子进行色层分离。

1974 年 06 期 ;
[下载次数: 1,42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

温馨提示:

自2025年第1期开始,所有投稿稿件中图例均需中英文双语,投稿时务必提供所有原图的TIFF文件。

自2025年第4期开始,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作者请务必使用briug.cn结尾的邮箱地址,否则造成的后果自负。